每年的NBA选秀不仅是年轻球员梦想成真的舞台,更是球队管理层运筹帷幄的关键时刻,据直播吧报道,开拓者在选秀前24小时内通过多种渠道联系了与杨瀚森相关的团队,内容包括其身体状态、技术特点、心理素质、合同细节乃至文化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这种询问并非泛泛而谈,而是具体到了战术适配性、成长周期等专业层面,显示出球队对其有实质性的兴趣。
一位接近开拓者决策层的消息人士透露,球队尤其看重杨瀚森的防守意识和篮下脚步,认为其具备现代篮球所需的换防能力和一定的策应潜力,尽管杨瀚森最终并未参选本届选秀,但开拓者的这一举动仍被业内视为一次“前瞻性试探”,可能是为未来其正式参选做信息储备。
现年19岁的杨瀚森目前效力于CBA青岛男篮,身高2米16,司职中锋,2023-24赛季,他在CBA联赛中逐渐崭露头角,场均能贡献11.2分、7.8篮板和2.1盖帽,投篮命中率超过55%,尽管数据不算惊人,但其在防守端的覆盖面积和进攻端的细腻手感引起了多支NBA球队球探的注意。
杨瀚森的优势在于其出色的静态天赋和篮球智商,在U19世界杯中,他多次面对欧美强队打出亮眼表现,尤其是对阵法国和西班牙的比赛中展现了不俗的篮下对抗和护框能力,他具备一定的中远投能力,技术框架符合现代NBA对内线球员的需求。
他的缺点也同样明显:身体对抗尚未达到NBA级别,移动速度在换防外线时略显吃力,比赛经验也有待积累,这些因素或许是他今年未选择参选的主要原因。
开拓者近年来处于重建期,尤其在送走达米安·利拉德后,球队彻底进入年轻化进程,目前球队内线以德安德烈·艾顿和罗伯特·威廉姆斯为核心,但两人均存在一定的伤病隐患和战术局限性,杨瀚森这类技术型内线,恰好符合开拓者寻求多样化阵容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开拓者历来对国际球员抱有浓厚兴趣,从曾经的阿维达斯·萨博尼斯到如今的谢登·夏普,球队在选秀和培养方面具备较强的国际化视野,如果杨瀚森在未来一两年内持续进步,开拓者很可能将其视为一个低成本、高潜力的长期投资对象。
尽管开拓者表现出兴趣,但杨瀚森团队最终决定暂不参加2024年NBA选秀,这一决定背后有多重因素:
时机问题,目前杨瀚森在CBA尚处于成长期,需要更多比赛时间和战术权重来提升自己,过早进入NBA若无稳定出场时间,反而不利于其发展。
NBA当前的竞争环境,本届选秀内线球员深度较大,包括多名欧洲和美洲的成熟内线,杨瀚森若参选很可能面临次轮甚至落选的风险,与其冒险,不如继续在CBA打磨技术,等待更合适的时机。
商业与心理准备,中国球员进入NBA不仅需要竞技层面的适应,还需面对语言、文化、媒体压力等多重挑战,周琦的经历已经证明,心理建设和团队支持同样至关重要。
尽管杨瀚森本次未踏上选秀舞台,但开拓者的关注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自周琦离开NBA后,中国球员已多年未有在联盟中稳定效力的身影,杨瀚森、赵维伦等新一代球员的崛起,让外界看到了中国篮球与NBA重新建立桥梁的可能性。
对于杨瀚森而言,未来的路径逐渐清晰:若能在CBA持续提升表现,尤其是在国际赛场(如亚洲杯、世界杯预选赛)中证明自己,2025或2026年参选时将更有底气,而开拓者等球队的早期关注,也为其未来登陆NBA奠定了潜在的谈判基础。
NBA选秀从来不只是选秀夜当天的博弈,更是长期观察、信息积累和战略规划的结果,开拓者对杨瀚森的“最后一问”,虽未立刻转化为结果,却折射出NBA对中国球员的持续关注与理性评估。
对杨瀚森而言,这段经历或许是一次提醒:世界最高水平的篮球舞台已经注意到了他,而接下来的每一步成长,都将决定他能否真正叩开那扇大门,对中国篮球来说,这也是一次信心的注入——只要有足够的实力和准备,机会终将到来。
正如一位资深球探所说:“NBA的门槛从未关闭,只是需要更合适的时机和更充分的准备。”杨瀚森的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
有话要说...